洛江心無旁騖做實業,積極對接泉州環灣城市發展,堅持走錯位發展、差別競爭之路,產業結構日益優化,產業層次不斷提升,建區以來經濟社會保持快速健康發展,2011年突破100億元,2017年突破200億元,2024年達到401.4468億元,是建區時的41.7倍,年均增長12.4%;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0.80億元,是建區時的104.9倍,年均增長1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0.05 億元,是建區時的111.6倍,年均增長21.4%。區域內形成三次產業齊頭并進、產業特色凸顯的發展格局。發揮農業基礎較好、生態條件適宜、靠近中心市區的優勢,著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建立了畜禽、花卉、水果蔬菜、林業、中藥材六大農業特色基地;近年加快發展智慧農業、綠色農業,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現有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7家;有效期內無公害農產品6個綠色食品4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個、福建名牌農產品1個,省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3個。工業由弱到強,逐步邁向高端,先進制造業集聚優勢顯現,多領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新材料領域,信和新材料填補了國家在海洋防腐涂料建設方面的空白;在機械制造領域,新源重工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保持第一;在紙類用品領域,天嬌、嘉華進入國內自有品牌前10名。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加快建設,機器人、傳感器、石墨烯新材料等產業鏈加快延伸,智改數轉穩步推進;專精特新企業逐年增長,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30家,位居全市前3,信和新材料和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成功共建全市首個新型環保防腐涂料工程中心;鐵拓機械5G智能裝備產業園、天嬌婦幼5G數字化園區、加來盟體育科技5G智慧工廠等“5G+制造”項目建成。建筑業集聚發展,洛江出臺36條措施助推建筑業的轉型提質,實施建筑業資質升級培育工程,支持企業拓展業務,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城鄉綠色發展和建筑業轉型升級,現共有資質建筑企業103家,年產值達305.93億元。第三產業彰顯活力。生態旅游、汽車服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高端酒店、新零售等現代服務業各具特色。現代物流業取得突破,新宜泉州樞紐物流中心利用物流大數據與智慧樞紐要素,將逐步建成商貿流通數據中心、電商平臺運營中心、同城配送倉儲中心、新零售眾創空間、商貿企業聚合辦公、中央廚房冷鏈中心、金融結算服務中心等,成為輻射泉州及周邊城市的重要樞紐物流中心。洛江錨定建設海絲文化旅游先行區和生態休閑旅游先行區的目標,積極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全域旅游、生態旅游、鄉村旅游項目建成或加快建設,以泉州申遺成功為契機,盤活升級“名山、名橋、名人、名傳說”等本土文旅資源,有效融入泉州古城半小時旅游圈,“悠游洛江”文旅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域生態旅游區逐步形成。2024年全年實現國內旅游人數364.85萬人,同比增長16.7%,實現國內游客旅游花費33.23億元,同比增長17.1%。